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十年,也足以磨一剑。
中国的风险投资业(以下简称VC),从1998年“中国也有风险投资?”这样的疑问中走过了10年,如今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VC大国。根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境内有360家VC投资机构,拥有超过660亿元的投资规模。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也不会是一个顿号。
随着相关的政策的放开,创业板的推出,资本市场多层次的建设,以及中国经济的利好发展势头,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下一个十年,将是风险投资的“黄金十年”,依然有挑战,也依然会有磨砺,也会有起落,但“三味真火”之后,炼出的才是真金。
为此,站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推出“风投十年”系列报道,对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进行采访,对重大事件重新解读、对未来风投市场的发展问题的建设性探讨,以此为史,记录、见证、反思和展望中国风投业的原生态。
“从2007年开始,我们和国际顶级基金之间的中国竞争才刚刚开始。”
英特尔投资部总监张仲说,他们并不惧怕:与这些进入中国刚两三年的机构相比,英特尔投资已经扎根中国十年。对上轮互联网泡沫破灭仍有记忆的企业们,会对英特尔投资更有信心。“况且我们也还有时间去打好根基。”
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是完全隶属于英特尔的一家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以下简称VC)公司,其使命是为英特尔整体战略提供了解产业的“耳目”和未来战略支持,在此基础上才像一般独立的VC一样追求财务回报。
1998年它就进入了中国,这一年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元年。而其对搜狐中国的战略投资开启了风险投资在中国发展的大幕。
英特尔投资在中国的历程,经历了从1998年到2000年的互联网热潮、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的VC寒冬,以及从2005年开始VC在中国的复兴。
尽管英特尔投资方面不愿意透露中国业务的实际回报,“但在过去几年,英特尔投资业务在中国人力投入相当于在俄罗斯和巴西的总和。”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投资总裁苏爱文说,中国市场发展太快,“逼得我们只能再次加大投入”。
在英特尔投资进入中国十周年的庆典上,总额为5亿美元的中国技术基金II宣布成立,其规模是一期基金的2倍。
临危受命
2000年,当时还在英特尔上海框架办公室工作的张仲“临危受命”,去了英特尔投资部门。他用误打误撞来形容这次选择:互联网热潮中,很多境外基金到中国淘金,而先期进入的英特尔成了他们挖角的对象。当时,英特尔投资部两位主持中国工作的总经理同时离职。
当时的张仲对VC所知甚少,“只以为那是一个很轻松的工作”。在那几年,似乎随便投什么都可以赚钱。据说还有投资经理把支票簿带着,听完公司的介绍之后就签支票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在金融机构做了一年、两年的人都大批大批地跳槽去做VC,“结果在迅速到来的寒冬中,很多人连工作都没了”。
尽管张仲认为自己被公司选中的原因是“稳定性”,因为当时他已经在英特尔工作了18年。此外,早在1998年他还实际上介入了英特尔对搜狐的投资。
一天,当时还在英特尔投资担任董事总经理的Tony Jansz来找张仲一起去见张朝阳。“张朝阳是从麻省理工学院出来的,对美国东海岸的VC操作还多少有点了解。”此前,尼葛洛庞帝也给了搜狐天使投资。那时几乎所有第一次创业的中国企业家都不太清楚“什么是VC”。而机构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怎么做投资,投多少,怎么管理?都不知道”,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在国内活跃的VC,也就是软银、IDG、汉鼎亚太、华登国际以及中经合等为数不多的几家。
张仲能接触到VC,是因为英特尔投资“一开始所有的投资100%都是策略投资,都要有内部部门的评估”。被投资企业要和英特尔投资签一个商业合同,其中规定了这个企业要为英特尔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