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外界议论的“掐架”风波,这名人士表示,阿里与主管部门,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合作,“未来仍然会继续合作线上线下打假”。
尽管如此,此次阿里反应激烈,还是让外界颇为意外。
此前,电商遭遇职能部门或者媒体曝光假货问题时,一般会采取商品下架、关张店铺、强化监管等措施,直到事态平息。但这一次,除了惯常态度和打假措施外,阿里用“公开信”、“投诉”等与工商总局针锋相对,则被外界视为一种强势的姿态。
一名律师告诉记者,虽然阿里巴巴看似把矛头对准了网监司司长,但实际上,网监司进行相关监测、调查、报告等,并在官网发布信息,根本就不是一个个人因素,“可以说代表工商总局”。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在工商总局方面,《监测报告》和《风险警示》等,其实是两样东西,并没有很强相关性,《监测报告》毕竟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的抽样调查,只是一个可参照数据;但《风险警示》则涉及了电商平台可能违规违法的东西,有足够的证据,不是随随便便成文,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商业主题是否定性、处罚等问题。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后一项显然要严重得多。”在上述阿里相关人士看来,实际上,后来包括“公开信”等舆论讨论,主要都围绕在《监测报告》身上,《监测报告》舆论效应比较大,也容易吸引大众,但真正容易构成商业伤害的,却更可能是《风险警示》,“就监测说事,某种意义上,对冲了违法违规风险提示”。
“阿里反应这么大,还是因为戳到了软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尽管多年来阿里一直努力打假,目前在网购平台上,依然存在大量假货,阿里巴巴目前又是上市公司,所以会比较强势。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阿里与工商总局冲突,看似比较“强势”,但实际上比较巧妙,采取这种方式,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在监管和法律问题上,授人以柄,则未来不管是商业风险,还是资本市场,那些原本只是臆测甚至恶意渲染的“风险”,都会被人坐实。
还有更大麻烦?
耐人寻味的是,阿里上市以来,首个真正“发难”的并非美国投资者、律所或者做空机构,而是工商总局。阿里与工商总局的冲突引发的舆论争议未定,但却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悄然点燃危机。
美国当地时间1月28日,阿里巴巴股价下跌4.36%,报收98.45美元,其市值缩水逾百亿美元。北京时间1月29日晚,美股开盘后,阿里股价骤跌,一度跌破88美元,跌幅超过10%,为上市以来最大规模跌幅。以1月27日收盘价102.94美元计算,至1月29日开盘时已跌去超过300亿美元。
麻烦不止于此。美国股东权益律师事务所Pomerantz LLP宣布,对阿里巴巴涉嫌信息披露不充分展开调查。目前,已有五家律师事务所表示将对其进行调查。
与此同时,当地时间1月29日,阿里巴巴公布2014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阿里第四季度营收为26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0%,但净利润低于市场预期。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阿里第四季度净利润为59.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83.57亿元人民币下降28%。
财报不够抢眼,假货风波又持续不断,阿里将如何应对?
假货历来是电商顽疾,在十多年发展中已争议颇多,尽管阿里自身当年也曾经刮骨疗毒,掀起过打假风暴,但伴随着各方演绎,假货依然是电商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
“关键问题,在于平台责任界定。平台要不要负责,要负多少责任。”一名互联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某种意义上,电商和互联网公司一样,也适用于“避风港”原则,问题在于是否有利益关联,比如有广告投放和搜索竞价;此外,平台对于售假,是否知晓而故意放纵,也是一个难以甄别的问题。
电商应当负起怎样的责任?前述律师人士认为,不管是“连带责任”还是类似“避风港原则”,都可能适用于网络交易平台,既要有相关法律条文条规,另一方面,也要看具体案例情形,具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