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的白皮书一出,阿里巴巴的市值在短短两天内就暴跌了300亿美元。这对于马云而言不会伤筋动骨,但对于阿里的投资者则是重大损失。
看似在保护消费者的白皮书,却因披露时间点的选择太过滞后,从舆论到市场,迅速演变成了一场“踩塌”事故,纷纷扰扰,牵扯其中的黑白尚未辨清楚,血案就发生了。纷争如何收场?工商部门的打假如何更有成效?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披露如何更透明?阿里如何治疗“假货遍地”这一致命伤?答案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没有要求工商总局撤下白皮书,也没有要求延迟任何报告。”在与工商总局争论风暴发酵一周之后,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在1月29日财报发布会上,正式进行了官方回应。
此前,工商总局的一份网购监测报告,掀起了淘宝假货争议;另一份短暂登载、直接点名阿里的白皮书报告,因迅速撤除也引发了双方博弈的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卖假货历来是淘宝等电商平台争议的话题,只是这一次,在一个巨无霸上市公司和工商总局之间演绎,有意无意中已牵发阿里在资本市场上的连锁反应。对于阿里来说,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激烈的较量
一份工商总局部门委托的监测报告,无意中竟掀起主管部门与电商巨头之间的风暴。
1月23日,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下称“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抽样调查中,网购平台正品率58.7%,非正品率41.3%。这次监测由该局网监司委托中国消费者协会,共采集了92个样本,监测购物网站涉及京东、淘宝、天猫、1号店、ZOL商城和聚美优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淘宝平台正品率仅为37.5%,为抽检平台中最低,引发舆论哗然,事件迅速发酵。1月27日,淘宝微博账号转发名为“淘宝小二”文章,直指网监司抽检存在问题,标题更是犀利:《刘红亮司长,你违规了,别吹黑哨》,此举被坊间解读为“挑战”工商总局。
随着事件升级,工商总局当天(27日)就监测报告一事作出3点回应,提到监管是法定职责,网监司是依法行政,“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是评估市场风险、警示违法经营的重要工作方式。”
在此之前,工商总局方面并未直接“点名”阿里。1月28日上午,该局在官网发出一份名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工商总局在白皮书中以严厉措辞,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五大突出问题。
不过,这份白皮书在官网挂出没有多久,就很快撤下。
另一方的阿里巴巴,在1月28日下午则做出更强烈的反应。淘宝发表微博声明称,“欢迎公平公正的监督,反对不作为、乱作为、恶作为”,并以“监管过程中程序失当、情绪执法”为由,向工商总局投诉网监司司长刘红亮。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声明的回应名义,依然是针对定向监测报告。
巧合的是,此前“淘宝小二”的公开信同样从淘宝微博中删除。
但围绕初始假货报告的舆论争议,却愈演愈烈。短短数日,从工商总局抽检“方法论”到行政执法合规性,从电商假货原罪溯源到白皮书报告术语权威,衍生多个争议话题,事态曲折变换,堪比一部大戏。
目前,工商总局官网没有任何关于阿里巴巴的数据、报告,以及针对阿里本身的任何回应。但记者注意到,在显示1月23日发布的一份名为《工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风险警示促请网络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下称《风险警示》)的报告中的内容,与白皮书内容相关,同样涉及了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把关不严等五大内容。
阿里的软肋
“我们不推卸责任,但假货不是因电商而起,打击电商不是阿里一家就能杜绝的。”1月29日,针对与工商总局的舆论争议,阿里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强调了这一观点。
该人士称,淘宝并不是执法部门,在应属于执法部门支持的部分,淘宝却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对于备受瞩目的“投诉”一事,该人士表示,既然公司已经声明,肯定“不是随便说说,算是一个投诉”,接下来会走相关流程,有一个正式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