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全系列家电产品“下乡”后,电脑下乡亦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但原定于3月1日公布的电脑下乡厂商中标结果并没有如期公布。一位参与投标的电脑厂商人士告诉记者,中标结果延迟公布原因之一在于,相对于其他下乡的家电产品而言,电脑下乡“涉及的问题更复杂”——它一方面需要售后服务的及时配套,另一方面也需要应用信息的到位,毕竟缺乏应用的电脑,与一堆破铜烂铁无异。
不过,在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推进处科长韩旭东看来,即将到来的电脑下乡对于山东省来说,可能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早在2008年11月底,山东就在省内启动“信息化下乡”工程,由山东省信息产业厅牵头组织协调,山东联通(原山东网通)、山东邮政、微软、英特尔、海尔等单位联合推广,以“惠农电脑+宽带使用费补贴+正版操作系统”的形式,把电脑送到农村市场。
大篷车模式
“接下来的电脑下乡又够忙一阵子了。”2月28日,韩旭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个月来的“信息化下乡”已经释放了一部分电脑需求,接下来全国范围的电脑下乡政策如果能够带来“折上折”的效果,相信会对农村市场产生新的刺激。
韩旭东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山东省“信息化下乡”工程已经在全省范围内17个城市的近3000个村庄全面铺开,“每个月卖出的惠农电脑近2万台”。在他看来,“信息化下乡”能够迅速开展,得益于“我们把运营商和邮政这两个渠道打通,调动起电脑厂商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剩下的事情,各个市、县自己就搞起来了”。
据介绍,该“信息化下乡”工程的启动要追溯到2006年,当时,山东省信息产业厅准备做一个全省的农村综合信息平台,但技术平台搭建起来之后,收集关于省内农村、农业信息的详细内容却成了难题。韩旭东所在的办公室负责信息平台人员加起来也只有6个人,“靠我们这几个人根本没办法了解一手的农村信息”,后来大家讨论,决定把信息平台搭建到山东省每一个村庄,让农民成为农村信息的提供者。
当时的山东,在农村通水、通路、通电的基础上,当地运营商也在大力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到2006年底,山东大大小小的村庄已经有光纤接入,按照当时山东网通负责人的说法,农民安装宽带的需求就像以前的固话一样,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于是在2007年,由省信息产业厅牵头,联合运营商、邮政、电脑硬件及软件企业,成立了山东省农村信息化服务联盟,“惠农电脑+宽带使用费补贴+正版操作系统”的下乡模式逐渐成型。
宏观思路成型后,如何让以往躺在专卖店里的电脑走进农村,还是让大家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大家不约而同选定了“大篷车”这个载体。
山东很多地区都有赶集的传统,很多集市历史悠久,而且兴旺发达,每隔五天的集日,附近四州八县的村民都会前来。
据介绍,由客车改装成的信息“大篷车”也参加到赶集的行列中来,每辆“大篷车”配备16台电脑,并配有司机、维修人员及专职技师,可以同时培训15人。由技师现场演示电脑的操作方法,赶集的农民纷纷驻足观看,有兴趣的还可以亲自上机体验。
董阳(化名)常年在外地打工,过年回日照老家赶集的时候,刚好遇上这种信息“大篷车”,在车上试用了半个小时后,就为自己的妹妹挑选了一台。“她初中还没毕业,现在出去工作还太小,买台电脑让她在家上网学点东西,过两年再把她带出来。”董阳说。
而真正让董阳这样的消费者动心的,则是下乡电脑低于市场近30%的价格。
据介绍,山东省信息产业厅的工作人员曾到大型卖场做过调研,当时某品牌1G内存、160G硬盘、19英寸液晶显示器配置的整机价格在3300元左右,而信息化下乡工程推广的产品,同品牌同配置的电脑只要2480元。
“由于信息化下乡的电脑厂家可以直购直销,从厂家销售人员的手里直接传到农民手中,省去了中间经销商的环节,所以农民以出厂价格就可以拿到。”据韩旭东介绍,下乡的电脑基本比市场价格便宜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