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园区的中芯国际大楼外飘扬着众多的旗帜,似乎在宣扬其国际化公司的声誉。作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的中芯国际(00981.HK),最近的日子却有些起伏。
3月底的一份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告曾一度让中芯国际股价暴涨,达到上市以来最大的涨幅。但是4月底出台的年度报告与第一季度财报的继续亏损数目,却并未达到市场分析师的预期。
中芯国际一直都吸引着媒体的关注。2004年4月它在香港股市的首次公开募股颇显弱势,被解释为股市繁荣的终结;当它在北京增加一个12英寸芯片厂时、在天津建造另一个8英寸车间(以补充它在上海的三家)并且在成都建造一个测试和组装厂时,该公司被认为过度扩张。虽然如此,其收入仅仅在4年内就上升到10亿美元,使它成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称得上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压力下的扩张策略
而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在国际上同样知名。在于美国德州仪器结缘芯片的他,抱着将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技术引进中国、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理念,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了中国第一家8英寸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不过当时,内地芯片技术与国际水平几乎相差了5个世代,当内地才开始做0.5微米的芯片,国际上已经在做0.13微米了。中芯的介入无疑改变了这一局面,不仅使自己成功领先于群雄,还极大地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半导体水平的差距。
短短7年的时间里,中芯国际在上海和天津建造了四座8寸芯片厂,在北京建造了目前内地第一座12寸芯片厂,在成都还建有一座封装测试厂,仅在上海的投资总额就已超过40亿美元。不过,光从财报看,其实中芯国际的账面资金并不富裕,这也不得不使人对它的四处扩张产生质疑。
“半导体行业很有意思的,规模太小,一流的客户就不愿意上门。”张汝京解释说。
张汝京给出的一个例子是,当年世界前十的某公司第一次来中芯国际上海厂考察时,当年产量是5万片,对方看了觉得水准不错,但回复“我们一年后再来看看吧”;到了第二年产量达到8万片时,对方觉得可以考虑考虑了,而在第三年超过12万片时,对方就开始下单了。“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他要等我们产能上去后才下单,他就是要在我们的产能达到他需求的10倍时,才觉得风险相对较小。
目前,中芯国际完成了上海、深圳、北京、天津、武汉、成都的布局,恰似一个菱形。而如此的结构设计张汝京解释为,是为了更靠近市场。据他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有120多家优秀芯片设计公司,北京、天津一带有100多家,深圳、东莞也有80来家,武汉有着近30家,加上西安、成都和重庆的40家设计公司,靠近这些资源就能更靠近市场。
“按照这个区域分布来布置能让中芯国际有更多的市场优势,要服务当地客户,就需要当地有较强的研发服务生产的设施。”张汝京进一步指出,也正因为中芯国际在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特殊地位,在战略决策上不仅要符合企业当前利益,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更长远的发展和使命。“因此加速产业扩张和技术提升是必然的选择。另外,若仅仅从市场规则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要扩建。”他说。
亏损压力
“重点是我们在过去的7年多时间里,从2000年4月进来成立公司到8月开始打桩,到现在满7年的时间中,中国的半导体是发展最快、最健全的市场。”张汝京指出。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大陆2006年全年芯片需求量达623亿美元。事实上,在2005年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07年,大陆市场销售额高达5410亿元。据IC Insights公司预测,至2010年,中国市场的芯片需求量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其中仍有高达89%的产品需采用进口。
从相关资料与现状分析不难看出,中国芯片制造具有相当强劲的成长空间,这空间显然也为中芯国际所乐道。野村控股分析师瑞克·舒近日也分析指出,中芯国际产能突出,已经成为跨国半导体巨头抢攻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散运营风险的首选代工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