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有消息称,受出口大幅下滑影响,国内最大的制造业企业富士康将采取措施,减员10万名员工。富士康随即对外宣布,将在全球裁员5%。而按照今年1月1日新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国内企业裁减员工将受到限制,因此,富士康减员所采取的方法只能是利用取消加班等措施降低员工收入,而随着收入的减少,一些员工会主动选择走人。实际上,这种做法正在席卷长三角。这次裁员潮的实际情况如何?将对长三角的制造业造成什么影响?地方政府正在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民工失业带来的压力?本报为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报道。
富士康“减员”风波
穿过宿舍区的篮球场,小李用挂在胸前的工号牌在门前机器上刷了一下。伴随“滴”一声,大门打开了,他径直穿过马路,走进宿舍区对面的网吧。
在昆山,有上万名像小李一样身着天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仅凭衣着,人们就可获悉他们来自这个城市里最为知名的制造企业——富士康。最近,诸如“裁员10万”、“裁员10%”的传言困扰着富士康,也困扰着小李这样的年轻员工。
“以前靠加班,月收入能达到2200元,现在只能拿850元的基本工资。”小李告诉记者。
员工收入锐减
虽然中国制造业的“巨无霸”——富士康在其网站上称拥有20多万名员工,但实际上,由于在国内拥有规模、数量庞大的代工厂,有消息称,富士康在国内的一线生产工人总数超过60万,甚至可达75万。依靠代工带来的巨大业务,2006年,富士康的营业额即已超过400亿美元。
目前,富士康在深圳、北京、上海、太原、晋城、昆山、南京、嘉善、淮安、杭州、烟台、天津、秦皇岛、廊坊、武汉、沈阳等16个城市建立了不同类别产品的生产基地。虽然富士康在国内的主要生产阵地位于深圳,在当地的龙华和观澜两个厂区,富士康就雇佣了30万名工人,但是,富士康的工厂分布最多的地区还是在长三角。以上列举的生产基地,即有6家位于长三角,甚至在上海的松江科技园区,富士康也有制造工厂。
一位在上海松江科技园上班的员工告诉记者,由于订单不足,公司人力资源等行政部门已从上月起不再允许加班。在生产线,公司也开始严格执行“做五休二”了。偶有加班情况发生,也只能按照8小时折合一天的标准进行调休。如果按照11月以前每天加班两小时计算,他每个月减少的收入在1000元以上。
富士康于2003年进入上海后,将其松江厂区定位为高频宽带网络通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的主要基地,研发制造HP/Epson打印机之无线网卡、Pirelli之机顶盒等通讯产品。2006年,该公司出口营业额即达4.8亿美金,园区员工总数达5000人。2007年该公司又增资上亿美元对厂区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淮安经济开发区内的富士康员工王安(化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于整个11月没有加班,他于月初拿到手的工资就只有700元。由于收入离预期相差过大,他已经决定离开富士康,回老家去做一些小生意。
曾有署名“富士康管理层”的网友在其博客内发文,透露出了富士康几种减少成本的招数,其中就包括“进行加班管控,减少当月收入”的办法。其他“招数”还有,无薪长假,无薪调休;无薪教育训练;试用员工无论绩效如何,全部辞退;进行学历、经历、资格再查,借机解雇员工等。
“就是减少你的收入,等你觉得在这干下去没意思了,你就会自动选择离开,公司也省下了解雇员工的赔偿。”小李一直认为,富士康这么大的企业,绝对不会主动裁员的,至少对外名声也不好听。但最近几个月公司的表现,让他觉得公司真的准备拿一群人“开刀”了。
几个月前,与新毕业的高职同学一道在昆山接受岗前培训时,一位来自台湾的培训主管说的话令小李至今仍记忆深刻,“富士康钱多人多,少你们1000个人也不少,多1000个人也不多。”
“风暴来袭”
记者曾试图联系富士康公司,但上海松江、昆山、淮安的总机均拒绝将电话转到相关负责人处。富士康深圳总公司媒体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富士康近期没有大规模裁员计划,将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以及成本控制的方法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