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来,中国创业者与美式投行的恩怨,被一场起于微博的骂战点燃。
就在当当网CEO李国庆(微博)和“大摩女”(“迷失的帷怡”、“露西娅的天气”)的骂战平息时,李国庆作了一个“总结式”发言:“我希望大家关注问题本质,不要停留在审判开骂双方当事人语言不检点上。说个事实,在美国,企业家根本不见对冲基金,投行和对冲基金经常被骂。还有某国内公司赴美国上市路演定价会上,企业家抽投行人大嘴巴呢。”
对于这场骂战,支持李国庆的多是企业家,虽然他们并不赞同CEO本人爆粗口,但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在与投行的博弈中过于软弱;反对李国庆的也不无道理: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碗骂娘,刚圈到钱就嫌投行太笨,早干吗去了?
在骂战背后,围观者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尤其是美国上市,企业需要自己在华尔街的代言人。可是理性的人却看到,问题根本不在代言者是“自己人”还是美国人,而在找到能够与中国企业达成信任、做好服务的投行。
境外上市的必然矛盾
一个企业要上市,有很多工作要做:申报、带企业做路演等等。境外投行对境外资本市场比中国本土投行更熟悉,他们手里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大型机构资源,这是中国本土投行很难具备的。
“某种意义上,海外投行与本土投行在进军海外市场层面上,就像是沃尔玛与街边超市的区别。”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玮栋表示。
投行方面也有利益协调的问题。做公司上市发行的人认为把股票的价格定得越高越好,因为这样赚得的佣金会更多。而机构投资者的经纪部门把股票卖给客户,如果价格上有优惠,客户的利润会更高一些。这要看投行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
“不同国家资本市场的制度规范也不一样。比如说优酷等公司,目前还没有到盈利的阶段,所以,他们在国内上不了市。特定行业的公司,未来有明确的成长空间,但是现在企业财务情况还达不到上市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会选择海外上市融资。”李玮栋说。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TMT(数字新媒体)等细分市场,境外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公司,如微软、谷歌、亚马逊,在此基础上,当当网、麦考林等企业去上市,更容易被接受。而A股市场主要是偏传统性的行业,所以很多新概念企业会选择去境外上市。同时,很多国内企业未来的市场目标不仅仅是国内业务,还可能去境外拓展业务,在境外上市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更有帮助。
但是,国内企业去海外上市,有很多基金公司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不太了解,他们听到的反馈并不是来自市场最主流、最真实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他们是靠投行给他们带来反馈,疑虑和不信任由此产生。过滤来的信息真实度到底有几分?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同时,作为海外投行,他们关注的到底是谁的利益?这个很难说。
谁来“代言”中国企业
资深媒体人牛文文说,最近拜访了多家新IPO创始人,其实他们对美式投行都有一大堆意见,只不过当当用极端的方式公开表达了。“既然IPO是你的梦想,投行又是IPO必经之桥,与其事后抱怨,不如事先筹划,早些认清投行本质,早些辨识投行人士成色。”
曾在摩根士丹利任职的华兴资本创始人兼CEO包凡说,中国企业需要自己的投行,而且是世界级的投行,这样才不受人欺负。
李玮栋说,“中国需要有海外投行经验的银行家、专业人士,这样的人多了,才能给国内公司海外上市提出建议。大型PE机构的投资人如果在企业里有股份,他们就有义务给企业投行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游戏规则,或者代表企业去维护自身的利益。
目前来讲,专业人士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同时中国需要优质的本土投行,李玮栋认为。
“如果对于游戏规则不赞同,可以选择不上市。但选择上市,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划。这是投行与企业最简单的关系总结。”投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