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修数码相机对于一个老资格的数码爱好者来说可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基本上使用了1到2年内的数码相机都会多多少少出现些意想不到的故障,有时故障可能属于自己的操作失误,是可自行修复的,但若是碰上电气性能的故障那就只能送修处理了,那就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维修的基本流程。 一、DC出现故障后的送修步骤
首先来看看普通用户当DC出现问题后一般的处理流程。 1.用户带着保修卡把可能出现故障的DC送至各厂商指定的维修网点进行检测。
2.维修网点使用简单仪器或直接使用判定DC是否存在用户所描述的故障现象。
3.若故障明确存在且维修网点技术人员能够应付的话,用户可在当日或两日内取回DC,维修费用也较低。这里只要是厂商指定的维修网点都会为你进行相应的换件维修,所谓换件维修就是比如你是不能开机的故障,维修站就会给你更换一块主基板,不会在原板上进行修理。
4.若故障较为复杂,维修网点无能为力就会送交给相应厂商所在中国事业部的技术科来帮助解决。一来这里配件齐全,二来技术层次更高,维修的质量也会比较理想。
5.如果中国事业部无法通过自己的技术力量解决的话,就只能返回制造原厂进行修理,维修周期也相应较长,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总费用相对较高。 二、DC故障的维修流程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数码相机具体的维修流程,由于外部故障较为简单,在指定维修网点即可解决,故下文主要介绍的是返回原厂的维修流程。
送回原厂的故障DC一般都为需要拆机修理的内部机能故障,问题点多集中在镜筒、观景器、主基板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又以镜筒部分与主基板出现故障率最为频繁。无论是上述哪个部分存在问题,都需要把整台DC按上述三大部分分解开来,再对症下药进行维修,下面就请跟随笔者的视线具体了解一下原厂的技术工程师是怎么维修DC的。 1.根据返回的书面描述的故障现象初步判断DC故障的成因与发生故障的组件;
2.首先经过DC“中检测试仪器”(DC出厂时凭该仪器判定是否为良品)判定具体的故障现象,往往得到的是一个内部测试的不良代码,只有维修工程师才能读懂,然后根据经验或者相关机型的技术解说书判定问题存在的组件; 3.先拆开此故障DC的后置面板,因为一般来说主基板及一些重要的电器回路都在相机的后面,再按上述三大组件把拆卸了面板的DC逐一分解,分别打上产品序列号的标签纸,方便维修后统一安装; 4.若为DC主基板的问题,就需要把DC基板上的导线等等连接桥全部拆卸,只留有直接焊在基板上的零部件,再把赤裸裸的基板使用“基板检查仪器”进行带电检查,得到的也是一个内部的不良代码; 5.维修工程师再通过这个不良代码进行相应的对策修理,在修理过程中由于现在知道的仅仅是一个内部故障代码,所以仍然需要借助万用表、示波器等这样的电子工具来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发现到底是哪一个电容、三极管之类的元器件发生了故障,再进行相应的新品更换。主基板修理完成后仍然要经过“基板检查仪器”的测试,看不良基板是否已经修理成功;
6.基板修理为良品后,就该把三大组件装配起来,然后再经过“中检测试仪器”的检测,断定整机为良品后才能交还给中国事业部,重新回到用户手中。
若是镜头部分或者观景器部分(包括闪光灯)的不良,只是上述第四步和第五步中使用的检测工具不同而已,大体的维修流程一致,因为不牵涉电气部分,所以维修工作反而简单很多。
上文所描述的就是原厂的工程师对DC的维修流程。从另一方面看,进行三大部件的维修和最后组装成成品是两个不同的部门,组件维修在半成品加工区完成,装配成完成品在成品加工区,这必定也涉及到一个厂商内部的经费分配问题,这也是DC维修费用的一部分。但是往往在第五步流程中工程师需要对基板、镜头、观景器进行详尽的技术解析,并非凭检查机器测得的不良代码立刻就能断定关系故障的零部件(主要是指小到各式各样的电容或电阻等,大一点的比如各种控制IC。),所以在第五步中工程师付出了巨大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工程师技术技能的体现与考验。而且再比如故障现象若为快门不释放、闪光灯不发光、电池漏电、LCD不显示等等的话,就有可能与主基板上的M-IC有关(往往是DC中最大的一颗芯片,控制者整个电气回路效能,负担了DC处理运算的工作。),如果检查仪器判定为M-IC不良的话,就需要更换,当然M-IC也是价格不菲,一般都在10美金左右,再加上运送到原厂的运输费和工程师的人工费用,可见DC维修过程中出现的费用立马上扬,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
|
【收藏】【打印】【进入论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