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康D700和索尼A900的极限使用体验
对于D700来说,没有获取最适合表现自身潜力的新型镜头,而对于A900来说,次顶级的F42AM显然不是为新闻摄影设计的。因此在当天的拍摄环境中使用这两个组合都是十分吃力的。尽管我们不是唯器材论者,尽管D700和A900这样的机身即使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也是相当先进的器材:但是不合理的器材配置仍然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D700和腾龙18-270VC拍摄,270mm端配合SB800闪灯拍摄,TTL闪光
——不过幸好,我们的目的并非向新闻机构提供精美的新闻图片,而是谋求在极限环境下,寻找器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发现它们的优点:
D700:裁幅以后的D700不再有那么丰富的剪裁空间,实际上问题不在于它的操作反应速度或者对距离、测光、色温的检测能力,而是510万像素和ISO 3200的前提条件,决定你不能出任何一丁点差错。
附:在长焦端狭窄的视角内,保证对焦准确至关重要,你不得不面对同时有3-4人在镜头里不断移动的局面,对于入门长变焦镜头来说,迅速的连续AF是很困难的——而且随AF旋转的变焦环也不允许你进行即时手动对焦,这才是老记们坚持使用那些笨重的专业级镜头的根本原因:是操作性而非画质,决定了最终的器材选择。
同上的组合,100mm端附近拍摄
不应该抱怨腾龙18-270VC,它毕竟不是为这样的场合设计的,只要他能完成1/3的预计任务就不值得抱怨了。实际上这是我们用过的最好的副厂大变焦比镜头,连续AF的合焦成功率虽然还达不到原厂镜头的水平,但是确实已经十分接近了。在D700上不能自动裁幅只要使用者注意就不会有问题,相对来说,稍令人头疼的问题可能是如下两点:
- AF时会旋转的对焦环——在拥挤的空间里,有时会阻碍操作;
- 变焦环的手感太紧,也许用一段会有改善
A900:配合ZA24-70这个旗舰级的标准变焦镜头,至少不用像使用DX镜头的D700那样,透过等效放大倍率还不如D60的取景器向外观察。对焦速度也满足需求。不过高ISO杂色控制的疲软和巨大的机震给SS防抖带来的负担,意味着拍摄者只能依靠2400万像素带来的剪裁空间——尽管我们并不把这看做A900的缺陷,但作为新闻机,你会发现你身旁的老记们确实为T台走秀选择了至少ISO 1600的感光度。当然从实际拍摄看,A900的合焦成功率确实很高——,而且对焦速度和快门时滞也完全达到了顶级机型的要求。取景器内显示更明亮和直观,9个对焦点的布局也比D700的51个点或11点更方便实用。
抛除镜头焦段不合适这个因素,A900的操作
性还是很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拍摄任务的
不过尼康的SB800闪光灯依靠附赠的电池外置盒安装了5节电池,表现出了更好的回电能力,F42AM在这方面则比较孱弱,没有合适的附件——当然F42AM的设计应用也并非这样的角色。
我们最后想告诉大家的事,针对不同应用领域而设计的相机,使用起来确实差异很大,但并不意味着某个机型的单项性能就不行:比如我们会发现A900的对焦确实很坚决,而腾龙18-270VC的长焦端防抖表现其实很出色。在不同的环境下应用你会发现器材的某些地方和你预先设想的大为不同:有的时候,你看到的是正面的表现,有时则恰巧是负面的——而事实上,它们各自有优缺点,片面的看待他们只会让你错过更有性价比的选择——正确的思路是:在你决定扔掉你那堆看似廉价的东西前,请先想清楚,你到底要拿相机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