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一笔2100万美元的投资转到了京东商城的账上。京东总裁刘强东松了一口气,这才允许手下向外发布新闻稿件。
这是京东获得的第二轮融资。2007年8月,今日资本向京东注资1000万美元。
京东商城这两年来成长迅速,最新的用户注册数字是145万人。对比淘宝、卓越、当当动辄数千万的注册用户数,这一数字并不惊人,但是就在20多天前,京东的注册用户还只有120万,如此算来,其用户几乎在以1万人/天的速度增加着。作为一个专门出售3C产品的网上商城来说,这一增幅在寒冬中显得很火热。
现在几乎不赚钱
新京报:京东商城很多商品价格比传统零售渠道低很多,这样做会有利润吗?
刘强东:之所以能够便宜,一方面是B2C的行业性质决定的,我们没有库存、店面、水费电费促销员费用。我们只有办公室、员工、库房(库房一平米才2毛5分钱一天)。
价格优势保持的更主要原因是集中采购———为了拿到最低的价格,我们不惜先给上游厂商货款。很多大卖场都是先卖货,再回款。这样上游厂商就愿意给我们更低的进货价。
京东商城刚开始时,只有98个品类,我们花了4年时间,才把品类扩充到1万多个。为什么扩充得慢?因为我的扩充原则是,进货渠道有很好的价格,我有一定议价能力我才上。
新京报:目前京东的盈利率是多少?投资人对京东有没有这方面要求?
刘强东:具体数字不能透露,但是目前我们的利润率和成本率保持接近,就是几乎不赚钱。拿到融资,我们定的策略就是成本≈毛利率。比如,如果维持运营的成本需要5个百分点,那么就把毛利率定在5个百分点。
投资人进来之后对公司的要求主要是在增长率和规模上,比如要求京东的年增长率达到100%,但实际上我们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投资方预期。
新京报:最近有没有上市的计划?
刘强东:上市计划我从来没想过,这应该是投资人关注的事情。上市是公司融资手段,投资人更加关心。我是做实业的,不是做投资的,我又不希望把京东的股票套现或者退出,我只关心每年业绩是否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新京报:前一段时间,明基因为其投影机在京东商城销售价格过低,而和京东打了一场“口水仗”。网上商城提供的低价,给传统渠道带来很多压力,会不会也因此和上游厂商发生矛盾?
刘强东:网上商城发展过程中一直有这个问题。最开始因为我们的价格低,有的上游厂商以为京东是针对传统渠道来“捣乱”的。现在绝大部分厂商知道京东想做什么,态度也有了很大改变。
和明基的风波是2008年最让人遗憾的事情。我们现在也在和明基不断接触,希望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依赖于众多厂商的支持,但不会因为厂商干涉放弃京东的低价政策。
投资不是“烧”完的
新京报:你认为京东和国美、苏宁很相似吗?有没有打算做成线上国美?
刘强东:相似的地方是我们和国美经营理念和经营内容相近。但是消费对象不一样,我们消费群体多是大学毕业生,抱着互联网长大,这一人群认可互联网,也习惯于网络购物。而国美和苏宁的目标消费群体则正好相反,他们大部分不接受网购。
我觉得电子商务是一个增量市场,和国美苏宁没有冲突。
新京报:有没有开发自有品牌的计划?
刘强东:只要我们销售达到一定规模,是一定会推出自有品牌的。销售到了一定程度不可避免都会有自有品牌的产生,像家乐福、沃尔玛。如果用自己的牌子,商品价格可以降到更低。但是目前京东的规模还太小,暂时没有那个资格能力去做自有品牌。
新京报: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刘强东:最大困难也是融资拿到钱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物流急需大量扩充。订单量的增加速度太快了,去年最高的一天就有一万五六千单。我们办公室员工周末已经全拉去仓库帮忙,还是积压了很多订单。
所以要把物流能力和订单增速协调起来是当务之急。今年计划最高可达到五六万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