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太快或许未必是一个好事情,“上网本”就是一个例子。半年时间,“上网本”这个被英特尔(博客)从“Net-Book”翻译过来的新名词红遍大江南北,但“上网本”的扩张攻势正一步一步摧毁英特尔培育“上网本”市场的初衷和最后底线,失控的苗头正在浮现。
硬件底线正在消失
按照英特尔的规划,“上网本”并不是一台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其强调“上网”的应用,通过无线网络等方式方便地接入互联网,但如3D游戏等大型的软件应用则未必能够满足;同时“上网本”强调轻便,屏幕大小在7英寸到10.2英寸之间;再者就是价格便宜,因为使用了低成本的凌动处理器,市面主流的上网本价格普遍在3000元左右,跟主流笔记本电脑的4000-5000元的售价还有一段价格差。
从一开始严控凌动处理器的产量,到向各大PC厂商大规模供应凌动处理器猛推“上网本”,看到“上网本”在全球市场瞬间火红起来,英特尔的态度也从谨慎急转至积极。其中给英特尔自信能控制住“上网本”不会威胁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利器,就是与微软一起对“上网本”硬件配置的控制:显示屏只能在7英寸到10.2英寸之间,内存不能超过1GB,硬盘不能超过80GB,操作系统只能用WindowsXP,不能用Vista。限制硬件配置不能太强大,这是保证笔记本电脑不会被上网本取代的有效手段。
但是,各大PC厂商猛烈强攻“上网本”的热潮下,越来越多“上网本”打破了上述硬件配置限制。明基推出的首款“上网本”就使用了160GB的硬盘;索尼新近推出的P系列机型配置了Vista系统;戴尔新出的“上网本”屏幕做到了12英寸;华硕新推的触摸式“上网本”绕开限制,使用MID专用的凌动处理器……
对于PC厂商的种种“越界”行为,英特尔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业内分析认为,无论PC厂商在“上网本”上如何“越界”,使用的总归是英特尔的处理器,对英特尔而言是只赚不赔。同时,金融危机下各大PC厂商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购买能力下降的时候,低成本的“上网本”必然成为PC厂商争抢的焦点,而为了让自己产品形成差异化,冲破英特尔和微软设立的游戏规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热卖赚量不赚钱
更令一众厂商头痛的是,“上网本”热卖赚了销量却赚不了大钱。英特尔最近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急降了九成,其中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投资3G失利的原因,但售价低廉的“上网本”处理器凌动出货量大增也被英特尔视为其中一个拖累收入的因素——卖得越多利润越少。
而最先押注“上网本”的华硕与宏碁,在金融危机之下“上网本”销售也大打折扣。尽管这两家去年分别喊出了要卖500万台和700万台“上网本”的销售目标,但最近从台湾业界传出数据,华硕易PC去年全年出货约490万台,后起的宏碁更只有450万。
英特尔设“防火墙”
面对可能陷入失控局面的“上网本”,英特尔已经悄悄布下了“防火墙”,准备在今年第二季全力推进超低电压(CULV)平台,希望开辟类似苹果MacBook Air的超薄笔记本市场,目标锁定在699-899美元价位,将其与“上网本”隔离开来。业内预测这种超薄笔记本在今年将出货1000万台,市场规模并不会比“上网本”少多少。
加入超薄笔记本后,2009年英特尔在笔记本市场的布局将分裂成四块:12.1、13.3以及14.1英寸的传统笔记本电脑;使用凌动处理器的“上网本”以及MID;还有就是11-13.3英寸的超薄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