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专家适时出现,进一步强化上述认识,如中国新闻网《手机爆炸一男子炸死专家:锂电池虽环保但易爆》。
四是质监部门在媒介出现,提醒注意手机电池安全问题。这个提醒虽然与这次的爆炸无直接关系,但在公众的理解中,很容易误解为是发生爆炸后的官方表态。这样,民间流言,在人们的印象中便上升为官方权威消息。
为什么我们至今怀疑、不安
事实上,在大家都已确信“手机炸死人”的时候,也有专家表示了怀疑,他说,手机电池爆炸可能在三种情况下发生,充电、打电话、高温。但当时爆炸时,手机安静地放在死者口袋里,既没有通话也没有充电,根本不具备发生爆炸的外部条件。
不仅仅这个声音被淹没,更重要的是,权威消息发布机关迟迟不公布真实消息,步步退缩。警方迟迟不公布手机品牌,也不公布爆炸原因。
有人推测,警方有难言之隐,如是手机爆炸,则是一起意外事件,或是一个商品质量事件,而不是公共安全事件。如果是炸药或炸弹爆炸,则影响警方的治安考核成绩。
随着社会日益现代化和专业化,以及分工细致化,我们不可知的领域会越来越多,就如我们不能确定手机在什么时候会爆炸。政府、媒体公共信息不够透明,流言便会攻陷任何一个人的心理脆弱防线,所向无敌。
网络声音
真相未公布 难平公众恐慌
事故发生至今已经数天,警方仍迟迟不肯公布案件调查进展,不仅会让所有手机用户提心吊胆,也会给流言以传播的机会。任何调查都必须经得起求证,否则就会使人疑惑;而任何有助于证实真相的细节都应该公之于众,交给公众检验,否则只会加速事件向波谲云诡发展。回想起去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女模特谭静坠楼死亡案件,之所以招致满城风雨,影响甚大,都与事件真相不透明有关,如果警方在案件的调查及其发布机制程序上做到足够的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公众与媒体又怎会穷追不舍?
三缄其口并不是处理公共事故的好办法。正因为有太多真相没有大白于天下,于是公众呼吁,公众追问。释疑才能解惑,解惑才能灭火。希望有关部门早日公布事故真相,以安抚躁动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