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3年退市”的消息成为目前街头巷尾和网络上最热的话题。争论的焦点围绕小灵通“是否该退市”、“如何退市”、“怎样妥善维护现有近7000万小灵通用户的权益”展开。小灵通3年后退市,将是电信史上最大规模的艰难“拆迁”。
知情人士透露,面对小灵通将于2011年底退网一事,中国电信已紧急召集各省高管商量对策,对策不得而知,但有专家认为,按照文件,小灵通退出现有频段,也不一定意味着小灵通用户就必须转网,可以通过小灵通转换频段的方式让用户继续使用;另外一种办法则是通过补贴方式,鼓励小灵通用户转至其它移动通信网上,但那样成本过高,将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雪上加霜。
“我们要做钉子户”
“房子拆迁了,政府会给安置房,小灵通‘拆迁’了,我们能得到什么?”这是小罗现在最想知道的问题,虽然迄今尚无答案。
作为一家中型进出口公司驻南宁的员工,小罗全每天要接打上百分钟的电话,但他从没为电话费发过愁。
“南宁应该是全中国打电话最便宜的省会城市,我的电话费比其他城市办事处的同事都少,甚至只是他们的零头。”小罗说。
他的秘密武器正是小灵通,每个月只要交46元的“全包”套餐费,他就可以免费打360元的国内长途电话,本地和省内电话则不限时,即使他打满30天,也不用多花1分钱。
上个月,他打电话一共只花了85元:小灵通包月费46元,来电显示和其他费用11元,手机的包月费和电话费28元。
但他的“幸福生活”即将结束。根据2月3日披露的工信部的一份通知,小灵通使用的1900-1920MHz频段将清频退网,现在运营商应对在用的无线接入系统停止扩容和发展新用户,并不得扩大覆盖范围。
这意味着,1997年建网,2007年曾拥有1亿用户的小灵通,将人间消失。与全国7000万小灵通用户一样,小罗将成为中国通信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大军中的一员。他不得放弃小灵通,重新加入中移动、电信或是新联通三家运营商的某一个网络,并重新规划自己的通信开支。
留给他的时限是3年,可能还会再短一些———虽然一些小灵通用户群情汹涌,在网上呼吁其他人像“钉子户”一样坚持到退网的最后一刻,以迫使运营商提供更高补偿,但在国内很多地方,运营商已经着手拆除小灵通基站,改装上3G网络,小灵通的信号将一天天变差,直到最后一个用户离开。
近7000万消费者执着地用着小灵通,其根源就在于其低廉的通讯资费,而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以用固话的资费享有移动通讯的功能。小罗说:“如果没有好的转网政策,我会把小灵通用到退市的最后一刻。”
明知技术落后为何还要投?
对于小罗这种电信“拆迁”户,网上争议不少。
一部分人认为,作为移动补充技术,小灵通的传输性能、覆盖性能都远不如现在的移动通讯技术,在调制方式、频率使用效率方面也较为落后。其退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电信“拆迁”户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要做什么“钉子户”。
但更多人主张,用不用小灵通应该由市场决定:如果消费者自己不需要小灵通了,会自动选择别的产品,让小灵通市场自然消退。毕竟,每位小灵通用户签订入网协议时,都与电信运营商确立了长期的电信服务合同关系。
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陈岱松认为,政府监管部门在这个问题上要做到信息公开。从合同双方的义务关系来讲,现有用户首先应享有何时需要退网的知情权;其次,如果技术升级,升级后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应该不少于现在的服务,且资费不能因为升级的原因而增加。
此外,网上争议最大的是:当年明知小灵通是一种过渡的、落后的电信技术,为何还要投下巨资。小灵通最早在1997年浙江余杭开始试运行。但是在引进的时候就引起了争论,因为这种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发展前景。很多人反对发展小灵通,这也是为何至今小灵通不能漫游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由于它的接听是免费的,因此面市之后,就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2000年6月,原信息产业部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从而明确了它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的角色,小灵通在最高峰的时候,全国用户数接近1亿,当时全国每6部移动通信设备中就约有1部是小灵通。2007年1月,手机开始逐步实行单向收费,小灵通的用户数也开始逐年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