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问题山寨机”偷取用户费用的技术和做法并不新鲜,早在四五年前,国内手机厂家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不同的是,由于品牌手机厂商的品牌意识和自律,以及移动运营商“禁止SP和终端厂家直接进行终端内置业务的合作”的严格规定,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然而,无论是品牌意识还是运营商的规定,对于不少受利益驱使的“山寨手机”一族来说,这些都是阻碍他们赚快钱的“绊脚石”。在缺乏有效市场监管的情况下,山寨手机几乎不用为违规支付任何成本。因此,当2008年下半年山寨手机市场陷入价格厮杀、利润节节下滑的时候,当金融海啸、市场萧条不可避免地袭来的时候,他们开始重拾这一赚钱方法。
深圳一位山寨手机厂家的内部人士说,早在2008年初,就有一批山寨机厂家陆续倒掉,到了年末,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不过,由于生产山寨手机投入不大,产品流通周转速度快,上下游产业配套齐全,并且仍有广泛市场,很多人仍对生产山寨机趋之若鹜。
据记者调查,随着越来越多新进者的涌入,山寨机产能已日趋饱和,与几年前总几百家山寨机厂商规模相比,目前分布于深圳等地的山寨机厂已不下千家,这使得山寨机市场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由于没有研发、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手机设计芯片方案大同小异、在功能上区别度不大,因此山寨手机之间的竞争变为单纯的价格战,这也让行业整体利润大幅下滑。
上述手机厂内部人士说,与两年前动辄上百元的利润相比,如今山寨手机的单机利润大不如前。由于竞争激烈,为了走量,有些山寨机厂甚至只有10元的利润也做。正是基于这种局面,不少山寨手机厂“动起了歪脑筋”。
市场分化与监管
“出现‘问题山寨机’是个表象,我认为山寨机的发展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分水岭。”上述深圳山寨手机厂内部人士说,山寨机未来是否能够继续发展?下一阶段如何保留山寨机文化的精髓部分?这些才是产业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山寨机市场定位准确,功能强大并且价格便宜,山寨机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基于山寨机在产品设计和功能方面的创新,以及带动手机产业链上下游的现实贡献,不少产业也对此持认可态度。而当山寨机作为一种文化普遍推行时,山寨机作为山寨文化的始作俑者似乎也开始被主流文化所认可。
不过,尽管如此,山寨机存在的种种问题却不能被忽略。而作为一种新兴出现的商业模式,当市场竞争进入饱和状态时,这种模式缺乏可持续竞争力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上述人士说,现在很多山寨机厂都在想出路,一些做的比较大的山寨机厂开始走上正轨道路,开始做品牌,但是更多的山寨机厂商并不愿意把企业做大,只是希望能够持续保住利润。
在这种心态下,一部分人开始探索新的山寨市场,比如山寨笔记本,还有一部分人则动起了暗中收取增值费的歪念,开始生产“问题山寨机”。
赛迪顾问分析师王京莹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迅速的两极分化”将成为未来山寨产业的重要特征,在市场的不断洗牌中,有实力的山寨企业将逐渐向主流市场靠拢,从而成为产业的“正规军”,而那些无力参加更激烈价格战的小企业则将逐渐退出市场。对于山寨机市场的种种违规行为,政府各级部门应该进行有效打击和引导。
多位手机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政府和运营商对山寨机违规违法相关问题的处理上应该加大力度,比如移动运营商在接入限制环节严格把守SP的接入关、资格关,进一步加强对SP的监管,对于任何有违规行为的SP,不予接入或停止其接入;国家有关方面对手机厂商在手机中内置增值业务问题亦要加以管理,并应出台相应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