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广电遇到了新的诱惑。
7月5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对于正一直积极筹备国内首条第6代液晶屏的上广电,其初步定在9月28日的开工仪式可能推迟到10月底,合资对象或将从NEC变为夏普,而生产线则可能升级至7.5代线。
事实上,长期以来上广电一直便倾向于投资7.5代线,但由于政策支持和技术合作方都更加青睐6代线,因此其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的6代线计划最终获得了上海市政府批准,上广电此时要再上7.5代线,除非能找到愿意投资并能提供7.5代线核心技术的合作方。夏普于2006年曾参与过深圳聚龙光电7.5代线的引资谈判,于是自然成为了上广电的潜在合资对象。
不过,京东方(000725.SZ)相关人士提醒记者,夏普可能通过拖延谈判的伎俩来阻止中国高世代线的起步,此前聚龙光电的6代线便是因夏普搅局而最终搁浅,这次夏普是否故伎重演?
代线抉择
今年3月,上广电集团提交的第6代液晶屏生产线建设方案获得了上海市发改委的“项目建议书”,而其2007年4月同期递交的7.5代和8代线的可行性报告则没有获批。
上广电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6代线方案之所以获批,是因为投资额要比7.5代线少5亿-10亿美元,此外上广电5代线的合资对象NEC便拥有建设6代线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去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6代线产能不足的情况。
“由于三星电子、三星-索尼都跳出6代线直接投资了7代线,这导致全球范围内投资6代线的只有LGD和台湾的友达、华映等几家企业,这导致去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32英寸、37英寸液晶电视面板缺货的情况。”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深圳代表处市场总监张兵说。
然而,仅仅一年时间,6代线产能短缺的状况就得到了逆转,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的短缺刺激奇美在2007年下半年重新启动了早已停滞的6代线,该生产线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投产,再加上友达、LGD等将部分7代线产能转向切割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导致了32英寸、26英寸面板的价格在今年6月出现了大幅下降。
全球液晶面板6代线的产能在短短一年中重新回到过剩,这让上广电今年3月获得审批的6代线计划陷入了新的矛盾中,按照原计划,该生产线将于今年9月底动工,明年第四季度投产。
张兵表示,全球液晶面板巨头夏普、索尼、三星、友达今年都推出了各自的10代线计划,其目的就是推动7代、7.5代线成为主流尺寸,6代线接下来可能被边缘化,此时如果不根据全球供求情况进行调整,仍根据原来的方案建设6代线将如同刻舟求剑。
对于以上判断,上广电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合资对象,如果夏普能提供7.5代线技术并且出5亿-10亿美元的资金,那么我们向上海市发改委申请改变投资计划还是有时间的,不过由于政府的审批需要时间,要改变6代线方案的难度仍不小。”
资金难题
对上广电来说,要想上马7.5代线,资金将是最大的难题。
事实上,当初上广电选择投资6代线时,资金就是最大的问题。按上广电原来的计划,其6代线20亿美元的总投资,融资方式包括广电电子(600602.SH)和广电信息(600637.SH)的重组增发、银行贷款、上海市国资委旗下几大投资公司的注资,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
如今这一融资方案受到了挑战,首先是A股从2007年11月开始的大调整让广电电子和广电信息的再融资方案陷入了僵局。
今年5月12日,广电电子和广电信息在停牌4个多月后复牌。根据复牌公告,广电电子以向上广电集团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集团持有的光电子公司62.5%股权,同时以现金收购广电信息持有的光电子公司18.7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广电电子持有光电子公司的股权由18.75%增至100%,拥有完整的第五代TFT-LCD 业务。
据记者了解,这一方案并没有为上广电集团募集到投资6代线的资金,只是将5代线放入了上市公司,而且广电电子在复牌后一路狂跌,其股价从5月12日的8.68元一路下跌,6月20日时甚至跌至到3.8元。显然,资本市场对这一注资和投资6代线的前景并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