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尽管人人的月独立登陆用户量和用户黏性比之全盛之时有一定差距,但作为基于现实关系的社交网络,人人的用户基础依旧不算差,在产品推广上人人已然算得上有势。
但有钱有势但看不到未来的公司从来不在少数,看看大洋对岸动辄数亿美元大采购的雅虎吧,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人人接下来怎么玩,产品不少,缺的是为这些产品找到方向的人。
早在13年1月,陈一舟就曾宣布自己就是“人人最大的产品经理”,这样的做法和陈年在凡客艰难转型中总结一段话颇有些不谋而合。“唯有创始人去做产品经理,才能够对所有的环节做到认真、苛刻的地步。我这一年最大的变化是,我今天不会松手任何一个产品。”陈年曾这样描述自己过去一年的收获。
不过现在看来,陈一舟更擅长的似乎是投资。
“最好最妙的经验教训来自失利而非来自成功。”——阿莫斯·布朗森·奥尔科特
微信朋友圈的出现毫无疑问对所有社交软件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当然也包括人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人人转向微信和它的朋友圈。尽管在此之前,QQ空间和微博都曾挑战过人人在大学校园中的地位,但象牙塔内本身略带封闭性的社交关系使得这两者都未内将自己的关系网络向前或者向后推进一步,取代人人。
陈一舟在13年时曾提出人人转型的方向是“从SNS到SMS”,也就是基于社交关系的通讯,但当时推出的私信功能在8个月后被关闭。但微信却不同,微信即时通讯入手,反向渗透到了社交网络上,而和当初的人人一样,微信同样也是基于熟人社交。
而从微信和QQ的使用年龄段来看,大学本身便正处在一个微信使用频率增加的过程中,这一阶段用户的微信通讯录中除了少数亲人之外,更多的还是以大学阶段为主的同学朋友,这也使得微信朋友圈一定程度上对人人产生了替代作用。
但人人并非什么也没做,面对冲击的人人也尝试打破原本基于熟人社交的关系构成。先是PC端试水校园广场,对用户所在学校的其他同学发布的精品内容进行聚合(以图片为主),在移动端最近的几个版本中更是将校园广场和原本人人新鲜事的信息流并列。
从模式上来看,校园广场中精品内容的生产者和用户有一个社交关系上的前提那就是同校的同学,这就有点像Yik Yak基于LBS的1500米限制一样,让用户之间发生的联系不是那么的生硬。而在内容上,不同于人人自己所做的匿名社交哔哔以及其他校园匿名社交产品,校园广场中除了少量广告之外,基本上都是晒照片,有趣、新奇的图片和文章,离约炮也稍远了一些。这和Yik Yak虽然基于匿名社交,但拒绝负能量的特点同样神似,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则是匿名与实名,这也便决定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形态,而相同的则是解放年轻人发现和创造新奇的能力。
正如李天放所言,“大学生同样有时间,有千奇百怪种聊不完的话题,还有有创造力和极强的社交欲望”。只是大多数的校园产品太过着急,不知道怎么发掘这种能量。
看到这里,或许陈一舟选择投资Yik Yak和人人在回归校园之后一系列调整似乎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或许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但人们笑称为“股神”的陈一舟在看产品发展趋势的方面还是有着独到之处的。
微信虽然冲击了人人,但却很难像人人这样垂直于校园市场,这也就决定了其所起到的也仅仅就是冲击,而非取代。微信不是万能的,正如事实告诉我们人人没有像Facebook +Zynga+Linkin+Groupon那样万能。
当Yik Yak拿到7500 万美金融资,当校园市场正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时,人人网还在重回校园的路上,回到这个网站9年前初心——校内,尽管已是物是人非,但 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