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与“定制化”一直是企业希望调和却始终无法驾驭的矛盾,几乎无人可以兼享“海量”和“个性”带来的双重好处。而现在,以“山寨”手机为代表的中国“山寨”制造似乎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现实的思路。“山寨”厂商们通过独特的价值加减法则和开放的协作机制,创造了一种弹性而灵活的“山寨”生产方式。
“山寨”生产方式把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为中国制造注入了新的元素。然而这是瞬间的繁荣还是持久的力量,现在断言或许还为时过早。
“山寨”式颠覆
当产业成熟时,“山寨”作为企业所选择的一条“先易后难”的成长路径,让草根公司有机会更迅速地在产业链的大规模协作中分到一杯羹。但后“山寨”时代的身份迷失,将成为所有长大后的“山寨”厂商的集体困惑。
“山寨”产业链的CPU
山寨模式的一个前提是:由不同的公司将那些复杂而进程难以控制的环节整合为一个个模块,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可以在一种标准化和开放协作的环境下运营。通过高集成度芯片,联发科为 CD-ROM、DVD、手机等领域产品的山寨化提供了这样的前提。
“去山寨化”的两难
凭着对山寨模式精髓的掌握,天宇朗通在中国品牌手机市场迅速后来居上。但随着规模的增加和在品牌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意味着它可能不得不接受传统品牌手机大厂擅长的游戏规则。曾经让天宇朗通所向披靡的山寨模式所隐含的竞争力,是否注定登不了大雅之堂?
山寨的“似”与“不似”
“山寨”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抽象概念,“山寨手机”只是一个最广为人知的现象,从手机之外的其他很多行业中,其实都可以找到“似山寨而又非山寨”的现象。将这些现象与“山寨”进行一番比较,有助于我们廓清哪些是“山寨”定义中的核心要素。